发布时间:2022-02-22 15:20:01
本文主要研究了杂质元素N、O、Fe 含量对TA15 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,并通过光学显微镜、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对不同杂质成分的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分析。研究结果表明:随着杂质N、O、Fe 含量的增加,TA15 钛合金的室温拉伸、高温持久均得到提高。在显观组织上,不同杂质含量的组织形貌、结构有一定的差别。
钛合金中含有Al、Mo、V、Zr 等合金元素和主要Fe、N、O 杂质元素,控制这些元素的一定含量和组合可以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半成品,为最终在航空、航天、石油、化工等重要行业用的零件提供优质的原材料。
TA15是前苏联在本世纪60 年代初研制的近α型钛合金,它的名义成分是Ti-6Al-2Zr-1Mo-1V,兼有α型和(α+β)型钛合金的优点,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,长时间工作温度可达500℃。同时TA15 钛合金的焊接性和工艺塑性良好,可制成板材、棒材、锻件等多种规格产品,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及机身结构件。
TA15 钛合金采用的是普通退火制度(700℃~850℃,1h~4h 空冷),因此合金元素和杂质元素的成分、热加工工艺的控制对是强化性能的关键。本文主要研究了TA15 钛合金的杂质元素Fe、N、O的含量对力学性能影响,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TA15 不同杂质成分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,从而揭示TA15 钛合金中杂质元素强化性能的机理。
试验的材料是采用三炉杂质成分不同的φ14mnn 棒材。这三炉棒材是由实验室冶炼的小锭采用相同冶炼工艺、相同的热加工工艺得到的。
实验过程如下:先采用相同热处理制度将三炉试样退火后,测试了室温拉伸、高温拉伸、持久、冲击,并利用光学显微镜、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试样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。
将主要合金元素控制在中线,然后设计了成分1:主要杂质元素N、O、Fe 均为海绵钛中带入,不另外配。成分2:在成分1 的基础上提高O、Fe的含量。而成分3:则在在前2 种成分的基础上又提高了N 的含量。
此文章来源于钛及钛合金介绍